联系我们CONTACT US
- 洛阳春庆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西工区产品条形码申请流程及费用
隐型洛阳条码防伪技术是最新在防伪行业崭露的又一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书刊、门票、证卡、发票、货物等的管理、真假识别重要领域现已由北京大学德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推向市场。隐型条码防伪技术是采用先进的条码覆盖技术和条码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防伪技术,检测原理为采用光学透射理论,采用专用条码扫描器,在特定的波长光源照射下,可透过覆盖层,读出覆盖层下的条码信息;或者通过专用摄象镜头,在显示器上观察到覆盖层下的图象信息。隐型条码防伪技术分为三个产品组成,即:(1)隐形条码专用覆盖防伪油墨(2)隐型条码专用扫描器(3)隐型条码专用摄象系统
“隐形条码专用覆盖防伪油墨”是北京大学最新推出的防伪油墨品种,属于溶剂性油墨,适合于各种标准条码和标识信息的覆盖印刷。其采用高科技防伪材料、高性能树脂连接料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生产,产品的防伪和印刷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该品专门用于各种国际国内标准条码和标识信息图文的覆盖印刷,覆盖的颜色为黑色、兰色。经过该产品覆盖印刷的各种条码和信息,在使用与之配套的《隐型条码专用扫描器》的扫描下,可准确显示条码的原始内容;也可通过隐型条码专用摄象系统来观察识别。使用该油墨要求丝网制版目数为200-240目。具有良好的印刷适应性和干燥性,使用前充分搅拌均匀,通常不用作任何调整即可印刷,如果需要调整,可参照一般丝网印刷油墨的使用方法进行。稀释剂为783(即环己酮),该品可以增加防伪功能。例如,可增加荧光防伪技术,可在紫外灯照射下,显示鲜艳的红色荧光。根据客户需要,本产品也可以调节成水性油墨。
印制条形码的原版底片必须通过国际或国家编码中心注册登记编发。要使条形码能够被洛阳条码扫描器正确识别,要求条形码线条直,不能断线,线条边缘要平滑锐利,不能出现锯齿,线条之间距离符合标准,线条黑度要足,反差要大。对条形码的技术要求主要有:
1、大小缩放
条形码通常是原大直接印刷,而要放大或缩小印刷要按EAN组织的技术要求,不可随意进行,一般规定其缩放倍率应控制在80%~200%。条形码缩放率对印刷合格率影响极大,当缩放倍率为100%时,印刷合格率为97.3%;缩放倍率为90%时,印刷合格率为95.7%;缩放倍率为85%时,印刷合格率为25%;而缩放倍率小于80%时,印刷合格率仅为10%。因此,缩放印刷最好由条形码软片的提供机构完成。
2、颜色搭配
由于条形码的识读系统规定一般扫描器光源是波长为630~700nm的红光光源,所以要考虑墨色的红光效应。
扫描器的入射光照射在不同颜色条形码表面,会发生不同效果的反射。黑墨可完全吸收红光,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在3%以下,是最安全理想的条形码用色;白墨对红光则会完全反射,其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接近100%,是最安全的空白用色,因此条形码一般都印成黑白相间的单色。但在包装印刷中,为增加其装饰性,经常会选择其他颜色条空搭配,这时就要注意根据颜色的红光效应选择合适的搭配。对红光反射率高的有黄、橙、红等色,对红光反射率低的有绿、紫等色。只要能满足条形码对反射率、扫射密度及其印刷对比度PCS值要求的任何色彩搭配,都是合理的条形码印刷颜色设计。
3、对承印物的要求
在光学特性方面,为保证扫描光源45°角入射和15°反射,要求承印物具有良好的光散特性。在材料方面,纸类承印物一般以纸本身的白色基底为空白色,对于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均有一定的要求。白度要求是为了使纸表面具有较好的反射能力;要求不透明是为了防止入射光透过纸张背面而使光信号减小,导致反射率降低;要求较低的光泽度是为了减少入射光的镜面反射效应。对于透明或半透明的印刷载体,应禁用与其包装内容物(尤其是液体内容物)相同的颜色作为条色,以避免内容物的颜色加深空地颜色,使空色向条色靠近,降低PCS值。
实际应用中此问题常常被忽略:如在蓝色或绿色液体透明包装上印刷白色空地、深蓝或深绿的条码,蓝色和绿色的内容物会使白色空地呈淡蓝或淡绿;在黑色西瓜籽的透明包装上印刷白色空地与黑色条的条形码,黑色的内容物会使白色空地呈浅灰色。此时应加深白色基底印刷油墨的浓度,使内容物颜色不会从基色中透出,或者改变颜色的搭配,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当包装装潢设计颜色与条形码设计颜色发生冲突时,应以条形码设计为准,修改包装装潢设计颜色。当载体漏光透色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开辟一块颜色与空色相同、面积足够大、油墨足够浓的基色专门印刷条形码;若条形码印刷在塑膜封口处且背面有装潢的部分,应在封口的两层中间夹一不透明夹层,以确保背面装潢色彩不影响条形码PCS值。使用铝箔等反光材料作为载体时,可以打毛处理本体颜色或覆盖一层白、黄、橙红的基色为空色,以黑、深蓝、深绿、深棕为条色印刷条形码;亦可以反光材料本体为条色,以白、黄、橙、红为空色印刷条形码,被称为反白印刷。反白印刷的原理仍然是基于这种颜色设计能满足所规定的条与空的反射率、反射密度与PCS的对应值。对于承印材料尺寸稳定性的要求,应选用耐候性好,受力后尺寸稳定、着色性好、油墨扩展适中、渗透性小、平滑度及光洁度适中的材料。纸张中的铜版纸、胶版纸、白板纸,塑料中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和金属中的铝箔、马口铁都是条形码标志较好的承印物。而大包装常采用的瓦楞纸板由于表面不够平整、油墨渗透性不一,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印刷误差,因此除了大倍率的EAN、UPC和ITF码外,一般不直接将其作为承印物,而是采用粘贴印刷标签方式。着色力差的无极性基团聚丙烯膜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编织带不可作为条形码标志的承印物。
4、对油墨的要求
在油墨颜色搭配时,要考虑油墨的色偏。油墨的色偏对条形码的精度影响很大。理论上讲,只要按照颜色配比使用油墨就可满足条形码要求,但由于印刷油墨存在色相不纯的缺陷,会发生偏色现象,如蓝油墨由于对红光的错误吸收,会造成红光下的反射率升高,降低条形码的PCS值。所以应严格控制油墨用色,使油墨密度均匀、色相饱和、纯度高,最好在印磁条形码前先测定某种油墨在红光下的反射率是否达到要求。
金属油墨(如金色)的反光度和光泽性会造成镜面反射效应,因而不能用于条形码印刷。由于条形码印刷是实地印刷,其印刷所能达到的反射密度与油墨的光学特性及墨层厚度有关,在印刷过程中,印品的反射密度随油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油墨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密度便达到饱和,因此要特别注意油墨的浓度和墨层厚度。不同的印刷工艺,墨层厚度有较大差异,胶印为2~4μm,凸印8μm,柔印10μm,凹印12μm,网印可达到30μm。
根据测试可计算,上述印刷种类所得印品实地反射密度都可达到0.3以上,加之黑、青、蓝、绿等色能够全部吸收红光,所以采用上述几种印刷工艺印制条形码条色,反射率均可达到要求。条形码印刷用油墨粘度不宜太大,且在印刷中要注意供墨量和印刷压力。供墨量大,承印物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吸收,会在承印物表面铺展,使精度下降;供墨量小,线条不饱满甚至出现断划等现象;印刷压力过大,油墨剪切应力加大,流动性也随之变大,一方面会造成油墨铺展,另一方面,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压印区变宽,也会造成条形码条符变宽。这些都会影响条形码印刷的精度,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不同油墨的流变性和承印材料吸墨性能,调整控制供墨量、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因素。
条形码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据估计,现在全世界每天大约有五十亿件流通商品接受条形码扫描,条形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但关于条形码的起源却少有人知。
关于这段历史,有两个不同的故事版本。
其中一个讲的是创造力的灵感突发。
1948年,费城德雷克塞尔研究所研究生约瑟夫·伍德兰德正在思考当地零售商遇到的难题:谁有办法将结账登记的繁琐过程自动化,以加快商店结账的过程?
伍德兰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曼哈顿项目部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他设计过一个系统,可以改进公共场合背景音乐的播放。
而现在,他被商店结账登记问题所困扰。
一次,他在迈阿密的沙滩上沉思的时候,漫不经心地用手指画着圆圈,让沙子在指尖滑动。看着沙地上凹凸起伏的图案,头脑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就像莫尔斯电码使用点和短线来传达信息一样,可以使用细线和粗线对信息进行编码。
斑马条纹中的代码可以描述产品及其价格,这个代码或许可以用18条形码机器读取。
这个创意是可行的,然而当时想实现太难了,因为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配套。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激光的发明,这个创意才逐渐变得可行。
接下来几年,洛阳条码扫描系统又经历了几次更新和升级。在20世纪50年代,一位叫戴维·柯林斯的工程师在轨道车上涂了粗细不一的线条,以便能被轨道旁边的扫描仪自动读取。
在20世纪70年代初,IBM工程师乔治·劳雷认为,矩形代码比伍德兰德的靶心状代码更紧凑,并开发了一种使用激光和计算机的系统,其速度非常之快,可以处理放置在扫描仪系统上有标签的装豆袋子。约瑟夫·伍德兰德的海边涂鸦成为了一个技术现实。
乔治·劳雷也是一位高寿的工程师,他于2019年12月5日去世,享年94岁,他很幸运,能够看到自己的创造应用到全世界。
几条简单的线条就隐藏了大量信息,在使用条形码时,全部工作都根据相同的标准展开,客观且准确可靠地将信息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不受使用者干扰。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繁荣,如今,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标识,并已逐步延伸到刀具预调领域。
条形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使用条形码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黑色线条携载大量频繁使用的信息流,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发生错误。在超市或现代仓储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时,全部工作都根据相同的标准展开,客观且准确可靠地将信息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不受使用者干扰。使用条形码系统可让每把刀具都拥有惟一的识别标识而无需考虑刀具所在位置,避免由于使用错误的刀具数据而引起设备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停工期。此外,刀具无需重新测量即可再次使用。
1使用条形码为您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使用条形码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黑色线条携载大量频繁使用的信息流,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发生错误。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第一套数据处理系统开始应用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现在,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标识,并已逐步延伸到刀具预调领域。
早在1994年,ZOLLER就已开始使用条形码系统。通过在刀具供应过程中使用条形码系统,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2用户获益显著使用条形码系统可让每把刀具都拥有唯一的识别标识而无需考虑刀具所在位置,避免由于使用错误的刀具数据而引起设备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停工期。刀具无需重新测量即可再次使用。ZOLLER使用条形码携载切削刀具的名称和编号信息。条形码以标签或打印输出的方式粘贴在切削刀具上。ZOLLER预调和测量设备上安装了与之相配的条形码扫描仪。读取刀具上的条形码即可调用电子控制单元或刀具管理系统中已存储的刀具数据。当然,ZOLLER预调和测量设备也可将条形码打印到洛阳条码标签上,以便将其粘贴到刀具上。条形码扫描仪、软件和条码打印机是ZOLLER设备的选项。ZOLLER还提供用于打印数据的刀具标签,以便通过条码标签准确、可靠地识别刀具。
3使用条形码的设置表和刀具测量为每个生产项目所配备的刀具车上都附有带条形码的设置表。扫描条形码后控制系统的屏幕上显示调出的设置表,操作者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可按任意顺序从刀具车中取出附有标签和条形码的刀具并将其插入ZOLLER对刀仪的刀具主轴。摘除刀具标签并扫描条形码。ZOLLER设备自动检测需使用的刀具,并从数据库中调用刀具识别编号。然后启动测量程序,存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至标签,从主轴中移除刀具,重新附上刀具标签并将其放回刀具车。全部操作结束后,刀具准备工作完成,随时供设备使用。整个工作过程快速、安全、准确,且完全独立于操作者。事实上,整个操作过程无任何发生输入错误的可能性。
ZOLLER条形码系统不仅能帮助完成预调和测量,还能选取订单并组织刀具。
4用条形码根据订单选取刀具操作者可在显示器上从ZOLLER刀具管理系统中选择所需的设置表,显示订单选取列表,并打印输出带条形码的列表。此外,还可输出条码标签,这样就能为每把刀具都贴上其刀具识别编号。现在,通过条形码和订单选取列表可自动调用、移除所需刀具。这样,仅需几分钟即可将全部刀具整体移至下一个生产程序。由于附有条码标签,所有刀具随时待命,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简单。
ZOLLER条形码系统提供了系统且直观的信息,并帮助客户适时为机床提供正确的刀具及最佳的测量和预调。其结果是每位操作者都能快速、准确无误地操作,无需手工输入数据。
上一篇:洛宁商品条形码申请流程及费用
下一篇:嵩县产品条形码是干嘛用的?
最新文章
- 宜阳产品条形码申请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024-05-22 ]
- 关于条码费用的相关信息[ 2024-05-21 ]
- 洛龙区产品条形码的申请步骤[ 2024-05-20 ]
- 西工区产品条形码申请指南[ 2024-05-19 ]
- 嵩县商品条码申请指南[ 2024-05-18 ]
- 洛宁条形码的基本规则与应用[ 2024-05-17 ]